Linux vmstat命令实战详解

2017-09-28 16:42:57

vmstat命令是最常见的Linux/Unix监控工具,可以展现给定时间间隔的服务器的状态值,包括服务器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虚拟内存交换情况,IO读写情况。这个命令是我查看Linux/Unix最喜爱的命令,一个是Linux/Unix都支持,二是相比top,我可以看到整个机器的CPU,内存,IO的使用情况,而不是单单看到各个进程的CPU使用率和内存使用率(使用场景不一样)。

一般vmstat工具的使用是通过两个数字参数来完成的,第一个参数是采样的时间间隔数,单位是秒,第二个参数是采样的次数,如:

root@ubuntu:~# vmstat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cs us sy id wa

2表示每个两秒采集一次服务器状态,1表示只采集一次。

实际上,在应用过程中,我们会在一段时间内一直监控,不想监控直接结束vmstat就行了,例如:

复制代码

root@ubuntu:~# vmstat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cs us sy id wa

复制代码

这表示vmstat每2秒采集数据,一直采集,直到我结束程序,这里采集了5次数据我就结束了程序。

好了,命令介绍完毕,现在开始实战讲解每个参数的意思。

r 表示运行队列(就是说多少个进程真的分配到CPU),我测试的服务器目前CPU比较空闲,没什么程序在跑,当这个值超过了CPU数目,就会出现CPU瓶颈了。这个也和top的负载有关系,一般负载超过了3就比较高,超过了5就高,超过了10就不正常了,服务器的状态很危险。top的负载类似每秒的运行队列。如果运行队列过大,表示你的CPU很繁忙,一般会造成CPU使用率很高。

b 表示阻塞的进程,这个不多说,进程阻塞,大家懂的。

swpd 虚拟内存已使用的大小,如果大于0,表示你的机器物理内存不足了,如果不是程序内存泄露的原因,那么你该升级内存了或者把耗内存的任务迁移到其他机器。

free   空闲的物理内存的大小,我的机器内存总共8G,剩余3415M。

buff   Linux/Unix系统是用来存储,目录里面有什么内容,权限等的缓存,我本机大概占用300多M

cache cache直接用来记忆我们打开的文件,给文件做缓冲,我本机大概占用300多M(这里是Linux/Unix的聪明之处,把空闲的物理内存的一部分拿来做文件和目录的缓存,是为了提高 程序执行的性能,当程序使用内存时,buffer/cached会很快地被使用。)

si  每秒从磁盘读入虚拟内存的大小,如果这个值大于0,表示物理内存不够用或者内存泄露了,要查找耗内存进程解决掉。我的机器内存充裕,一切正常。

so  每秒虚拟内存写入磁盘的大小,如果这个值大于0,同上。

bi  块设备每秒接收的块数量,这里的块设备是指系统上所有的磁盘和其他块设备,默认块大小是1024byte,我本机上没什么IO操作,所以一直是0,但是我曾在处理拷贝大量数据(2-3T)的机器上看过可以达到140000/s,磁盘写入速度差不多140M每秒

bo 块设备每秒发送的块数量,例如我们读取文件,bo就要大于0。bi和bo一般都要接近0,不然就是IO过于频繁,需要调整。

in 每秒CPU的中断次数,包括时间中断

cs 每秒上下文切换次数,例如我们调用系统函数,就要进行上下文切换,线程的切换,也要进程上下文切换,这个值要越小越好,太大了,要考虑调低线程或者进程的数目,例如在apache和nginx这种web服务器中,我们一般做性能测试时会进行几千并发甚至几万并发的测试,选择web服务器的进程可以由进程或者线程的峰值一直下调,压测,直到cs到一个比较小的值,这个进程和线程数就是比较合适的值了。系统调用也是,每次调用系统函数,我们的代码就会进入内核空间,导致上下文切换,这个是很耗资源,也要尽量避免频繁调用系统函数。上下文切换次数过多表示你的CPU大部分浪费在上下文切换,导致CPU干正经事的时间少了,CPU没有充分利用,是不可取的。

us 用户CPU时间,我曾经在一个做加密解密很频繁的服务器上,可以看到us接近100,r运行队列达到80(机器在做压力测试,性能表现不佳)。

sy 系统CPU时间,如果太高,表示系统调用时间长,例如是IO操作频繁。

id  空闲 CPU时间,一般来说,id + us + sy = 100,一般我认为id是空闲CPU使用率,us是用户CPU使用率,sy是系统CPU使用率。

wt 等待IO CPU时间。


  • 2020-03-05 13:12:54

    Markdown的css样式

    本样式在这个样式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 主要是对于表格和代码块以及一些细节的修改。 主要目的是用在chrome的扩展 Markdown Preview Plus中, 替换其内置的样式。 由于 Markdown Preview Plus对css文件大大小有要求(小于8K), 所以需要使用压缩后的 css 文件。 当然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markdown样式来使用。

  • 2020-03-06 22:28:05

    git中submodule子模块的添加、使用和删除

    执行成功后,git status会看到项目中修改了.gitmodules,并增加了一个新文件(为刚刚添加的路径) git diff --cached查看修改内容可以看到增加了子模块,并且新文件下为子模块的提交hash摘要 git commit提交即完成子模块的添加

  • 2020-03-09 21:34:48

    Android TV 包安装成功后找不到启动图标

    生成APK文件,用U盘插入到小米盒子上,然后点击安装,提示安装成功。 可是找不到启动图标,安装成功的弹窗也没有打开的选项。 而我之前测试装的一款手机应用是可以找到启动图标的。

  • 2020-03-09 21:37:10

    安卓Tv端App开发与手机端的开发的区别

    因为大部分电视机的配置一般都比手机低,但是电视机一般都是用来看视频的,所以在做视频解码的时候,因为电视机配置比较低,所以大多数手机运行流畅的播放器在电视机上面都会卡顿,或者出现一些其他的问题,经过我同事长时间的测试,认为百度播放器跟小米播放器比较适合电视机作为播放器开发使用。如果你们要选择一个播放器,要先拿一个demo去很多台不同类型的电视机去测试,因为网络上面的播放器在电视机卡的真的很多,先测试好了再使用可以节约大家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