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vmstat命令实战详解

2017-09-28 16:42:57

vmstat命令是最常见的Linux/Unix监控工具,可以展现给定时间间隔的服务器的状态值,包括服务器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虚拟内存交换情况,IO读写情况。这个命令是我查看Linux/Unix最喜爱的命令,一个是Linux/Unix都支持,二是相比top,我可以看到整个机器的CPU,内存,IO的使用情况,而不是单单看到各个进程的CPU使用率和内存使用率(使用场景不一样)。

一般vmstat工具的使用是通过两个数字参数来完成的,第一个参数是采样的时间间隔数,单位是秒,第二个参数是采样的次数,如:

root@ubuntu:~# vmstat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cs us sy id wa

2表示每个两秒采集一次服务器状态,1表示只采集一次。

实际上,在应用过程中,我们会在一段时间内一直监控,不想监控直接结束vmstat就行了,例如:

复制代码

root@ubuntu:~# vmstat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cs us sy id wa

复制代码

这表示vmstat每2秒采集数据,一直采集,直到我结束程序,这里采集了5次数据我就结束了程序。

好了,命令介绍完毕,现在开始实战讲解每个参数的意思。

r 表示运行队列(就是说多少个进程真的分配到CPU),我测试的服务器目前CPU比较空闲,没什么程序在跑,当这个值超过了CPU数目,就会出现CPU瓶颈了。这个也和top的负载有关系,一般负载超过了3就比较高,超过了5就高,超过了10就不正常了,服务器的状态很危险。top的负载类似每秒的运行队列。如果运行队列过大,表示你的CPU很繁忙,一般会造成CPU使用率很高。

b 表示阻塞的进程,这个不多说,进程阻塞,大家懂的。

swpd 虚拟内存已使用的大小,如果大于0,表示你的机器物理内存不足了,如果不是程序内存泄露的原因,那么你该升级内存了或者把耗内存的任务迁移到其他机器。

free   空闲的物理内存的大小,我的机器内存总共8G,剩余3415M。

buff   Linux/Unix系统是用来存储,目录里面有什么内容,权限等的缓存,我本机大概占用300多M

cache cache直接用来记忆我们打开的文件,给文件做缓冲,我本机大概占用300多M(这里是Linux/Unix的聪明之处,把空闲的物理内存的一部分拿来做文件和目录的缓存,是为了提高 程序执行的性能,当程序使用内存时,buffer/cached会很快地被使用。)

si  每秒从磁盘读入虚拟内存的大小,如果这个值大于0,表示物理内存不够用或者内存泄露了,要查找耗内存进程解决掉。我的机器内存充裕,一切正常。

so  每秒虚拟内存写入磁盘的大小,如果这个值大于0,同上。

bi  块设备每秒接收的块数量,这里的块设备是指系统上所有的磁盘和其他块设备,默认块大小是1024byte,我本机上没什么IO操作,所以一直是0,但是我曾在处理拷贝大量数据(2-3T)的机器上看过可以达到140000/s,磁盘写入速度差不多140M每秒

bo 块设备每秒发送的块数量,例如我们读取文件,bo就要大于0。bi和bo一般都要接近0,不然就是IO过于频繁,需要调整。

in 每秒CPU的中断次数,包括时间中断

cs 每秒上下文切换次数,例如我们调用系统函数,就要进行上下文切换,线程的切换,也要进程上下文切换,这个值要越小越好,太大了,要考虑调低线程或者进程的数目,例如在apache和nginx这种web服务器中,我们一般做性能测试时会进行几千并发甚至几万并发的测试,选择web服务器的进程可以由进程或者线程的峰值一直下调,压测,直到cs到一个比较小的值,这个进程和线程数就是比较合适的值了。系统调用也是,每次调用系统函数,我们的代码就会进入内核空间,导致上下文切换,这个是很耗资源,也要尽量避免频繁调用系统函数。上下文切换次数过多表示你的CPU大部分浪费在上下文切换,导致CPU干正经事的时间少了,CPU没有充分利用,是不可取的。

us 用户CPU时间,我曾经在一个做加密解密很频繁的服务器上,可以看到us接近100,r运行队列达到80(机器在做压力测试,性能表现不佳)。

sy 系统CPU时间,如果太高,表示系统调用时间长,例如是IO操作频繁。

id  空闲 CPU时间,一般来说,id + us + sy = 100,一般我认为id是空闲CPU使用率,us是用户CPU使用率,sy是系统CPU使用率。

wt 等待IO CPU时间。


  • 2020-04-17 11:19:55

    Vue中的is和操作DOM

    vue中is的属性引入是为了解决dom结构中对放入html的元素有限制的问题,譬如ul里面要接上li的标签,引入is的属性后,你完全可以写成这样

  • 2020-04-17 11:27:48

    TweenMax中文初级教程一

    TweenMax.js集成了GreenSock动画平台的大部分核心功能,且具有极高的兼容性。

  • 2020-04-17 11:28:35

    TweenMax中文初级教程二

    TimelineMax是GreenSock 动画平台中的动画组织、排序、管理工具,可创建时间轴(timeline)作为动画或其他时间轴的容器,这使得整个动画控制和精确管理时间变得简单,避免了通过反复delay和回调进行动画。 作者:李霖弢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8c0361e43bf5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2020-04-17 11:28:57

    TweenMax中文初级教程三

    动画关键词:CSS(一般可以省略) CSSPlugin用于在TweenMax中对DOM元素的CSS相关属性进行动画 在CSSPlugin中CSS属性需要写成驼峰式,例如font-size应当写作fontSize。有时候你可以在一些默认px为单位的属性中省略单位,CSSPlugin还可以在不同的单位间做动画:

  • 2020-04-17 11:29:23

    TweenMax中文初级教程四

    用于滚动窗口(类似于window.scrollTo(x, y))或DOM元素(如myDiv.scrollTop = y; myDiv.scrollLeft = x;)。滚动窗口时使用window作为动画目标。

  • 2020-04-17 14:06:29

    图片解释EaseIn,EaseOut,EaseInOut

    1.EaseIn:即缓动发生在入口处,也就是刚开始的时候。 2.EaseOut:即缓动发生在出口处,也就是结束之前。 3.EaseInOut:就是两边都有缓动了.

  • 2020-04-21 14:47:13

    Redis危险命令重命名、禁用

    flushdb,清空数据库 flushall,清空所有记录,数据库 config,客户端连接后可配置服务器 keys,客户端连接后可查看所有存在的键

  • 2020-04-21 15:13:15

    redis 简单使用

    Redis和Memcached类似,也属于k-v数据存储 Redis官网 https://redis.io支持更多value类型,除了和string外,还支持hash、lists(链表)、sets(集合)和sorted sets(有序集合) Redis是可以把数据存储在磁盘上的并且使用了两种文件格式:全量数据(RDB)和增量请求(aof)。一般叫做redis持久化 全量数据格式是把内存中的数据写入磁盘,便于下次读取文件进行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