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对象

2017-01-19 01:05:32

目录

process对象是Node的一个全局对象,提供当前Node进程的信息。它可以在脚本的任意位置使用,不必通过require命令加载。该对象部署了EventEmitter接口。

进程的退出码

进程退出时,会返回一个整数值,表示退出时的状态。这个整数值就叫做退出码。下面是常见的Node进程退出码。

  • 0,正常退出

  • 1,发生未捕获错误

  • 5,V8执行错误

  • 8,不正确的参数

  • 128 + 信号值,如果Node接受到退出信号(比如SIGKILL或SIGHUP),它的退出码就是128加上信号值。由于128的二进制形式是10000000, 所以退出码的后七位就是信号值。

Bash可以使用环境变量$?,获取上一步操作的退出码。

$ node nonexist.js
Error: Cannot find 'nonexist.js'$ echo $?1

上面代码中,Node执行一个不存在的脚本文件,结果报错,退出码就是1。

属性

process对象提供一系列属性,用于返回系统信息。

  • process.argv:返回当前进程的命令行参数数组。

  • process.env:返回一个对象,成员为当前Shell的环境变量,比如process.env.HOME

  • process.installPrefix:node的安装路径的前缀,比如/usr/local,则node的执行文件目录为/usr/local/bin/node

  • process.pid:当前进程的进程号。

  • process.platform:当前系统平台,比如Linux。

  • process.title:默认值为“node”,可以自定义该值。

  • process.version:Node的版本,比如v0.10.18。

下面是主要属性的介绍。

stdout,stdin,stderr

以下属性指向系统I/O。

(1)stdout

stdout属性指向标准输出(文件描述符1)。它的write方法等同于console.log,可用在标准输出向用户显示内容。

console.log = function(d) {
  process.stdout.write(d + '\n');};

下面代码表示将一个文件导向标准输出。

var fs = require('fs');fs.createReadStream('wow.txt')
  .pipe(process.stdout);

上面代码中,由于process.stdout和process.stdin与其他进程的通信,都是流(stream)形式,所以必须通过pipe管道命令中介。

var fs = require('fs');var zlib = require('zlib');fs.createReadStream('wow.txt')
  .pipe(zlib.createGzip())
  .pipe(process.stdout);

上面代码通过pipe方法,先将文件数据压缩,然后再导向标准输出。

(2)stdin

stdin代表标准输入(文件描述符0)。

process.stdin.pipe(process.stdout)

上面代码表示将标准输入导向标准输出。

由于stdin和stdout都部署了stream接口,所以可以使用stream接口的方法。

process.stdin.setEncoding('utf8');process.stdin.on('readable', function() {
  var chunk = process.stdin.read();
  if (chunk !== null) {
    process.stdout.write('data: ' + chunk);
  }});process.stdin.on('end', function() {
  process.stdout.write('end');});

(3)stderr

stderr属性指向标准错误(文件描述符2)。

argv,execPath,execArgv

argv属性返回一个数组,由命令行执行脚本时的各个参数组成。它的第一个成员总是node,第二个成员是脚本文件名,其余成员是脚本文件的参数。

请看下面的例子,新建一个脚本文件argv.js。

// argv.jsconsole.log("argv: ",process.argv);

在命令行下调用这个脚本,会得到以下结果。

$ node argv.js a b c[ 'node', '/path/to/argv.js', 'a', 'b', 'c' ]

上面代码表示,argv返回数组的成员依次是命令行的各个部分,真正的参数实际上是从process.argv[2]开始。要得到真正的参数部分,可以把argv.js改写成下面这样。

// argv.jsvar myArgs = process.argv.slice(2);console.log(myArgs);

execPath属性返回执行当前脚本的Node二进制文件的绝对路径。

> process.execPath'/usr/local/bin/node'>

execArgv属性返回一个数组,成员是命令行下执行脚本时,在Node可执行文件与脚本文件之间的命令行参数。

# script.js的代码为# console.log(process.execArgv);$ node --harmony script.js --version

process.env

process.env属性返回一个对象,包含了当前Shell的所有环境变量。比如,process.env.HOME返回用户的主目录。

通常的做法是,新建一个环境变量NODE_ENV,用它确定当前所处的开发阶段,生产阶段设为production,开发阶段设为developstaging,然后在脚本中读取process.env.NODE_ENV即可。

运行脚本时,改变环境变量,可以采用下面的写法。

$ export NODE_ENV=production && node app.js# 或者$ NODE_ENV=production node app.js

方法

process对象提供以下方法:

  • process.chdir():切换工作目录到指定目录。

  • process.cwd():返回运行当前脚本的工作目录的路径。

  • process.exit():退出当前进程。

  • process.getgid():返回当前进程的组ID(数值)。

  • process.getuid():返回当前进程的用户ID(数值)。

  • process.nextTick():指定回调函数在当前执行栈的尾部、下一次Event Loop之前执行。

  • process.on():监听事件。

  • process.setgid():指定当前进程的组,可以使用数字ID,也可以使用字符串ID。

  • process.setuid():指定当前进程的用户,可以使用数字ID,也可以使用字符串ID。

process.cwd(),process.chdir()

cwd方法返回进程的当前目录(绝对路径),chdir方法用来切换目录。

> process.cwd()'/home/aaa'> process.chdir('/home/bbb')> process.cwd()'/home/bbb'

注意,process.cwd()__dirname的区别。前者进程发起时的位置,后者是脚本的位置,两者可能是不一致的。比如,node ./code/program.js,对于process.cwd()来说,返回的是当前目录(.);对于__dirname来说,返回是脚本所在目录,即./code/program.js

process.nextTick()

process.nextTick将任务放到当前一轮事件循环(Event Loop)的尾部。

process.nextTick(function () {
  console.log('下一次Event Loop即将开始!');});

上面代码可以用setTimeout(f,0)改写,效果接近,但是原理不同。

setTimeout(function () {
  console.log('已经到了下一轮Event Loop!');}, 0)

setTimeout(f,0)是将任务放到下一轮事件循环的头部,因此nextTick会比它先执行。另外,

  • 2018-11-28 09:55:53

    android radiogroup样式(设置切换背景与文字颜色)

    RadioButton(单选按钮)在Android开发中应用的非常广泛,比如一些选择项的时候,会用到单选按钮。它是一种单选框双状态的按钮,可以选择或不选择。在RadioButton没有被选中时,用户能够按下或点击来选中它。

  • 2018-12-01 00:27:12

    批量kill mysql processlist进程

    如果大批量的操作能够通过一系列的select语句产生,那么理论上就能对这些结果批量处理。 但是mysql并没用提供eval这样的对结果集进行分析操作的功能。所以只能现将select结果保存到临时文件中,然后再执行临时文件中的指令。

  • 2018-12-02 10:54:14

    HTTP长连接、短连接究竟是什么?

    HTTP的长连接和短连接本质上是TCP长连接和短连接。HTTP属于应用层协议,在传输层使用TCP协议,在网络层使用IP协议。 IP协议主要解决网络路由和寻址问题,TCP协议主要解决如何在IP层之上可靠地传递数据包,使得网络上接收端收到发送端所发出的所有包,并且顺序与发送顺序一致。TCP协议是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 2018-12-04 15:30:01

    如何在Mac OS X上安装 Ruby运行环境

    ​ 对于新入门的开发者,如何安装 Ruby和Ruby Gems 的运行环境可能会是个问题,本页主要介绍如何用一条靠谱的路子快速安装 Ruby 开发环境。 此安装方法同样适用于产品环境!

  • 2018-12-04 15:31:15

    iOS--Pod install && Pod update

    许多人在最初接触CocoaPods时认为pod install只是在第一次为项目设置CocoaPods时使用,之后都应该使用pod update.看起来是这样,但也不是(But that's not the case at all.)。 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教你啥时候用pod install,啥时候用pod update

  • 2018-12-04 15:33:19

    CocoaPods安装和使用教程

    当你开发iOS应用时,会经常使用到很多第三方开源类库,比如JSONKit,AFNetWorking等等。可能某个类库又用到其他类库,所以要使用它,必须得另外下载其他类库,而其他类库又用到其他类库,“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这也许是比较特殊的情况。总之小编的意思就是,手动一个个去下载所需类库十分麻烦。另外一种常见情况是,你项目中用到的类库有更新,你必须得重新下载新版本,重新加入到项目中,十分麻烦。如果能有什么工具能解决这些恼人的问题,那将“善莫大焉”。所以,你需要 CocoaP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