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线程池和连接池的区别

2018-12-07 08:26:37

一、 线程池的原理:     


线程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其实线程池的原理很简单,类似于操作系统中的缓冲区的概念,它的流程如下:


先启动若干数量的线程,并让这些线程都处于睡眠状态,当客户端有一个新请求时,就会唤醒线程池中的某一个睡眠线程,让它来处理客户端的这个请求,当处理完这个请求后,线程又处于睡眠状态。


可能你也许会问:为什么要搞得这么麻烦,如果每当客户端有新的请求时,我就创建一个新的线程不就完了?这也许是个不错的方法,因为它能使得你编写代码相对容易一些,但你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性能


就拿我所在的单位来说,我的单位是一个省级数据大集中的银行网络中心,高峰期每秒的客户端请求并发数超过100,如果为每个客户端请求创建一个新线程的话,那耗费的CPU时间和内存将是惊人的,如果采用一个拥有200个线程的线程池,那将会节约大量的的系统资源,使得更多的CPU时间和内存用来处理实际的商业应用,而不是频繁的线程创建与销毁。


 




二、 数据库连接池


数据库连接是一种关键的有限的昂贵的资源,这一点在多用户的网页应用程序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一个数据库连接对象均对应一个物理数据库连接,每次操作都打开一个物理连接,使用完都关闭连接,这样造成系统的性能低下。 数据库连接池的解决方案是在应用程序启动时建立足够的数据库连接,并将这些连接组成一个连接池(简单说:在一个“池”里放了好多半成品的数据库联接对象),由应用程序动态地对池中的连接进行申请、使用和释放。对于多于连接池中连接数的并发请求,应该在请求队列中排队等待。并且应用程序可以根据池中连接的使用率,动态增加或减少池中的连接数。 



连接池技术尽可能多地重用了消耗内存地资源,大大节省了内存,提高了服务器地服务效率,能够支持更多的客户服务。通过使用连接池,将大大提高程序运行效率,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其自身的管理机制来监视数据库连接的数量、使用情况等。


1)  最小连接数是连接池一直保持的数据库连接,所以如果应用程序对数据库连接的使用量不大,将会有大量的数据库连接资源被浪费; 

2)  最大连接数是连接池能申请的最大连接数,如果数据库连接请求超过此数,后面的数据库连接请求将被加入到等待队列中,这会影响之后的数据库操作。

--------------------- 

作者:Terry_dong 

来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sjyttkl/article/details/75577178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

  • 2020-11-17 09:50:32

    android开发怎样让悬浮Activity只是隐藏而不销毁

    android在mainfest中给Activity添加一个属性 android:theme="@android:style/Theme.Dialog",可以使Activity悬浮在其它窗口上面,在布局中可以设置activity的大小,当点击悬浮Activity边缘以外区域时,Activity会消失,观察消失时其生命周期会发现执行了finish()方法从而执行了onDestroy方法。有时我们只是需要将Activity隐藏,并不销毁,此时可以重写finish方法,如下:

  • 2020-11-17 09:56:02

    uni-app直接用webiew打开本地js资源

    如果再结合activity不销毁,隐藏的方法,像里面传递参数,来改变页面,不销毁webview,我发现这样比原生的都要快。这样又能用于app端,又能生成小程序,何乐而不为

  • 2020-11-17 09:59:05

    在线图片取色器工具

    不知道为啥,现在idea的取色工具怎么都不好使了,给开发人员反映过,都一年了有没修复咋地。 网上搜到一个取色工具,把图片传上去,就可以点击取色。不错。

  • 2020-11-17 10:05:53

    mongoDB 修改密码

    mongodb的用户信息是存放在system.users表中的,修改密码不能直接更新表数据,这样的话,存到表里的密码是明文的,这就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