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是如何解决服务器高性能瓶颈问题的

2019-08-15 13:32:18

参考链接 Node.js是如何解决服务器高性能瓶颈问题的

1.单线程

在Java、PHP或者.net等服务器端语言中,会为每一个客户端连接创建一个新的线程。而每个线程需要耗费大约2MB内存。也就是说,理论上,一个8GB内存的服务器可以同时连接的最大用户数为4000个左右。要让Web应用程序支持更多的用户,就需要增加服务器的数量,而Web应用程序的硬件成本当然就上升了。


Node.js不为每个客户连接创建一个新的线程,而仅仅使用一个线程。当有用户连接了,就触发一个内部事件,通过非阻塞I/O、事件驱动机制,让Node.js程序宏观上也是并行的。使用Node.js,一个8GB内存的服务器,可以同时处理超过4万用户的连接。


另外,带线程的带来的好处,还有操作系统完全不再有线程创建、销毁的时间开销。


坏处,就是一个用户造成了线程的崩溃,整个服务都崩溃了,其他人也崩溃了。


2.非阻塞I/O

例如,当在访问数据库取得数据的时候,需要一段时间。在传统的单线程处理机制中,在执行了访问数据库代码之后,整个线程都将暂停下来,等待数据库返回结果,才能执行后面的代码。也就是说,I/O阻塞了代码的执行,极大地降低了程序的执行效率。


由于Node.js中采用了非阻塞型I/O机制,因此在执行了访问数据库的代码之后,将立即转而执行其后面的代码,把数据库返回结果的处理代码放在回调函数中,从而提高了程序的执行效率。


当某个I/O执行完毕时,将以事件的形式通知执行I/O操作的线程,线程执行这个事件的回调函数。为了处理异步I/O,线程必须有事件循环,不断的检查有没有未处理的事件,依次予以处理。


阻塞模式下,一个线程只能处理一项任务,要想提高吞吐量必须通过多线程。而非阻塞模式下,一个线程永远在执行计算操作,这个线程的CPU核心利用率永远是100%。所以,这是一种特别有哲理的解决方案:与其人多,但是好多人闲着;还不如一个人玩命,往死里干活儿。


3.事件驱动

在Node中,客户端请求建立连接,提交数据等行为,会触发相应的事件。在Node中,在一个时刻,只能执行一个事件回调函数,但是在执行一个事件回调函数的中途,可以转而处理其他事件(比如,又有新用户连接了),然后返回继续执行原事件的回调函数,这种处理机制,称为“事件环”机制。


Node.js底层是C++(V8也是C++写的)。底层代码中,近半数都用于事件队列、回调函数队列的构建。用事件驱动来完成服务器的任务调度,这是鬼才才能想到的。针尖上的舞蹈,用一个线程,担负起了处理非常多的任务的使命。



  • 2019-12-05 17:13:40

    JS模板工具lodash.template的简单用法

    lodash是从underscore分支的一个项目,之前我写了一篇JS模板工具underscore.template的简单用法,lodash跟underscore很相似,这也简单介绍一下lodash的template方法。 先把underscore的文章中用过的代码贴过来,把underscore的js文件换成lodash的js,其他一字不改,然后我们试试:

  • 2019-12-06 10:47:29

    date-fns日期工具的使用方法详解

    isToday() 判断传入日期是否为今天 isYesterday() 判断传入日期是否为昨天 isTomorrow() 判断传入日期是否为 format() 日期格式化 addDays() 获得当前日期之后的日期 addHours() 获得当前时间n小时之后的时间点 addMinutes() 获得当前时间n分钟之后的时间 addMonths() 获得当前月之后n个月的月份 subDays() 获得当前时间之前n天的时间 subHours() 获得当前时间之前n小时的时间 subMinutes() 获得当前时间之前n分钟的时间 subMonths() 获得当前时间之前n个月的时间 differenceInYears() 获得两个时间相差的年份 differenceInWeeks() 获得两个时间相差的周数 differenceInDays() 获得两个时间相差的天数 differenceInHours() 获得两个时间相差的小时数 differenceInMinutes() 获得两个时间相差的分钟数

  • 2019-12-06 10:49:39

    npm 查看源 换源

    npm,cnpm,查看源,切换源,npm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registry.npmjs.org

  • 2019-12-06 11:01:31

    npm发布包流程详解 有demo

    npm发布包步骤,以及踩过的坑(见红颜色标准): 1.注册npm账号,并完成Email认证(否则最后一步提交会报Email错误) 2.npm添加用户或登陆:npm adduser 或 npm login

  • 2019-12-06 13:16:18

    vue mixins组件复用的几种方式

    最近在做项目的时候,研究了mixins,此功能有妙处。用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场景,页面的风格不同,但是执行的方法,和需要的数据非常的相似。我们是否要写两种组件呢?还是保留一个并且然后另个一并兼容另一个呢? 不管以上那种方式都不是很合理,因为组件写成2个,不仅麻烦而且维护麻烦;第二种虽然做了兼容但是页面逻辑造成混乱,必然不清晰;有没有好的方法,有那就是用vue的混合插件mixins。混合在Vue是为了提出相似的数据和功能,使代码易懂,简单、清晰。

  • 2019-12-06 13:26:30

    vue的mixins混入合并规则

    混入minxins:分发vue组件中可复用功能的灵活方式。混入对象可以包含任意组件选项。组件使用混入对象时,所有混入对象的选项将混入该组件本身的选项。

  • 2019-12-06 16:50:34

    Intellij idea 如何关闭无用的提示

    Linux:Settings —> Editor —> Inspections —> General —> Duplicated Code Mac:Preferences --> Editor —> Inspections —> General —> Duplicated Code fragment 将对应的勾去掉。

  • 2019-12-09 15:36:56

    神秘的 shadow-dom 浅析,shadow-root

    顾名思义, shadow-dom,直译的话就是 影子dom ?我觉得可以理解为潜藏在黑暗中的 DOM 结构,也就是我们无法直接控制操纵的 DOM 结构。前端同学经常用开发者工具的话,查看 DOM 结构的时候,肯定看到过下面这样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