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是如何解决服务器高性能瓶颈问题的

2019-08-15 13:32:18

参考链接 Node.js是如何解决服务器高性能瓶颈问题的

1.单线程

在Java、PHP或者.net等服务器端语言中,会为每一个客户端连接创建一个新的线程。而每个线程需要耗费大约2MB内存。也就是说,理论上,一个8GB内存的服务器可以同时连接的最大用户数为4000个左右。要让Web应用程序支持更多的用户,就需要增加服务器的数量,而Web应用程序的硬件成本当然就上升了。


Node.js不为每个客户连接创建一个新的线程,而仅仅使用一个线程。当有用户连接了,就触发一个内部事件,通过非阻塞I/O、事件驱动机制,让Node.js程序宏观上也是并行的。使用Node.js,一个8GB内存的服务器,可以同时处理超过4万用户的连接。


另外,带线程的带来的好处,还有操作系统完全不再有线程创建、销毁的时间开销。


坏处,就是一个用户造成了线程的崩溃,整个服务都崩溃了,其他人也崩溃了。


2.非阻塞I/O

例如,当在访问数据库取得数据的时候,需要一段时间。在传统的单线程处理机制中,在执行了访问数据库代码之后,整个线程都将暂停下来,等待数据库返回结果,才能执行后面的代码。也就是说,I/O阻塞了代码的执行,极大地降低了程序的执行效率。


由于Node.js中采用了非阻塞型I/O机制,因此在执行了访问数据库的代码之后,将立即转而执行其后面的代码,把数据库返回结果的处理代码放在回调函数中,从而提高了程序的执行效率。


当某个I/O执行完毕时,将以事件的形式通知执行I/O操作的线程,线程执行这个事件的回调函数。为了处理异步I/O,线程必须有事件循环,不断的检查有没有未处理的事件,依次予以处理。


阻塞模式下,一个线程只能处理一项任务,要想提高吞吐量必须通过多线程。而非阻塞模式下,一个线程永远在执行计算操作,这个线程的CPU核心利用率永远是100%。所以,这是一种特别有哲理的解决方案:与其人多,但是好多人闲着;还不如一个人玩命,往死里干活儿。


3.事件驱动

在Node中,客户端请求建立连接,提交数据等行为,会触发相应的事件。在Node中,在一个时刻,只能执行一个事件回调函数,但是在执行一个事件回调函数的中途,可以转而处理其他事件(比如,又有新用户连接了),然后返回继续执行原事件的回调函数,这种处理机制,称为“事件环”机制。


Node.js底层是C++(V8也是C++写的)。底层代码中,近半数都用于事件队列、回调函数队列的构建。用事件驱动来完成服务器的任务调度,这是鬼才才能想到的。针尖上的舞蹈,用一个线程,担负起了处理非常多的任务的使命。



  • 2019-08-28 09:23:15

    php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是一种常见的软件设计模式。在应用这个模式时,单例对象的类必须保证只有一个实例存在。

  • 2019-08-28 22:45:02

    彻底搞懂Gradle、Gradle Wrapper与Android Plugin for Gradle的区别和联系

    Gradle是个构建系统,能够简化你的编译、打包、测试过程。熟悉Java的同学,可以把Gradle类比成Maven。Gradle Wrapper的作用是简化Gradle本身的安装、部署。不同版本的项目可能需要不同版本的Gradle,手工部署的话比较麻烦,而且可能产生冲突,所以需要Gradle Wrapper帮你搞定这些事情。Gradle Wrapper是Gradle项目的一部分。

  • 2019-08-30 21:53:51

    OpenSSL实践-Android下的编译和使用

    openssl可以编译成ARM下面的二进制代码(动态库或者静态库),方便APP使用,APP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使用JNI来进行调用。

  • 2019-08-31 14:05:00

    JNI Crash:异常定位与捕获处理

    在Android JNI开发中,经常会遇到JNI崩溃的问题,尤其带代码量大,或者嵌入了第三方代码的情况下,很难进行问题定位和处理。本文将介绍两种常见的JNI崩溃处理方法,包括: 每个JNI调用后进行异常检测处理(适用于JNI代码量很小的情况) 捕获系统崩溃的Signal,并进行异常处理(适用于JNI代码量大,难以每句话后面都进行异常检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