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hcache配置中timeToLiveSeconds和timeToIdleSeconds的区别

2019-09-28 07:52:06

在使用ehcache框架时,timeToLiveSeconds和timeToIdleSeconds这两个属性容易混淆,今天有空就记录一下,以防之后又忘记了。

首先来说明一下这两个属性分别有什么作用:(当然,只有在eternal为false时,这2个属性才有效)

timeToLiveSeconds -->当对象自从被存放到缓存中后,如果处于缓存中的时间超过了 timeToLiveSeconds属性值,这个对象就会过期,EHCache将把它从缓存中清除;即缓存自创建日期起能够存活的最长时间,单位为秒(s)

timeToIdleSeconds -->  当对象自从最近一次被访问后,如果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间超过了timeToIdleSeconds属性值,这个对象就会过期,EHCache将把它从缓存中清空;即缓存被创建后,最后一次访问时间到缓存失效之时,两者之间的间隔,单位为秒(s)

什么意思呢?

现在假设有如下配置:

timeToIdleSeconds=60

timeToLiveSeconds=180

则一个数据被添加进缓存后,该数据能够在缓存中存活的最长时间为180秒(timeToLiveSeconds),而在180秒内,假设不止一次去缓存中拿取该数据,那么相邻2次获取数据的时间间隔如果小于60秒(timeToIdleSeconds),则能成功获取到数据,但如果最近一次获取到下一次获取的时间间隔超过60秒,那么,将得到null,因为此时该数据已经被移出缓存了。

而且,timeToLiveSeconds必须大于timeToIdleSeconds才有意义。


  • 2017-03-11 08:39:13

    mysql存在就更新,否则插入

    ,如果要在插入的时候先判断插入的数据是否存在数据库中,那每一次插入之前都要进行一次select的操作,这样效率不高?如何优化蛤?

  • 2017-03-13 12:07:19

    JavaScript原型与原型链分析

    JavaScript没有类的概念,但几乎所有的东西又是基于对象的,同时也能实现继承,这就是js跟其他OOP语言最大的不同之处,这也是js最难理解的一块。下面我来说说我个人的理解。

  • 2017-03-15 07:43:19

    NodeJS服务器”热部署“代码,实现动态调试

    如果你有 PHP 开发经验,会习惯在修改 PHP 脚本后直接刷新浏览器以观察结果,而你在开发 Node.js 实现的 HTTP 应用时会发现,无论你修改了代码的哪一部份,都必须终止Node.js 再重新运行才会奏效。这是因为 Node.js 只有在第一次引用到某部份时才会去解析脚本文件,以后都会直接访问内存,避免重复载入,而 PHP 则总是重新读取并解析脚本(如果没有专门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