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hcache配置中timeToLiveSeconds和timeToIdleSeconds的区别

2019-09-28 07:52:06

在使用ehcache框架时,timeToLiveSeconds和timeToIdleSeconds这两个属性容易混淆,今天有空就记录一下,以防之后又忘记了。

首先来说明一下这两个属性分别有什么作用:(当然,只有在eternal为false时,这2个属性才有效)

timeToLiveSeconds -->当对象自从被存放到缓存中后,如果处于缓存中的时间超过了 timeToLiveSeconds属性值,这个对象就会过期,EHCache将把它从缓存中清除;即缓存自创建日期起能够存活的最长时间,单位为秒(s)

timeToIdleSeconds -->  当对象自从最近一次被访问后,如果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间超过了timeToIdleSeconds属性值,这个对象就会过期,EHCache将把它从缓存中清空;即缓存被创建后,最后一次访问时间到缓存失效之时,两者之间的间隔,单位为秒(s)

什么意思呢?

现在假设有如下配置:

timeToIdleSeconds=60

timeToLiveSeconds=180

则一个数据被添加进缓存后,该数据能够在缓存中存活的最长时间为180秒(timeToLiveSeconds),而在180秒内,假设不止一次去缓存中拿取该数据,那么相邻2次获取数据的时间间隔如果小于60秒(timeToIdleSeconds),则能成功获取到数据,但如果最近一次获取到下一次获取的时间间隔超过60秒,那么,将得到null,因为此时该数据已经被移出缓存了。

而且,timeToLiveSeconds必须大于timeToIdleSeconds才有意义。


  • 2021-01-22 21:56:48

    emcc生成wasm,wast,bc文件的方法

    Emscripten实现把C/C++文件转成wasm,wast(wasm的可读形式),llvm字节码(bc格式),ll格式(llvm字节码的可读形式)的步骤。

  • 2021-01-22 21:59:34

    emcc编译与部分重要参数选取

    C/C++代码通过emcc编译为字节码,然后根据不同的目标编译为asm.js或wasm。emcc和gcc编译选项类似,例如-s OPTIONS=VALUE、-O等。另外为了适应Web环境,emcc增加了一些特有的选项,如–pre-js 、–post-js 等。

  • 2021-01-22 22:01:19

    Emscripten Compiler Frontend (emcc)

    The Emscripten Compiler Frontend (emcc) is used to call the Emscripten compiler from the command line. It is effectively a drop-in replacement for a standard compiler like gcc or clang.

  • 2021-01-22 22:21:41

    emcc编译命令介绍

    这个输入文件file,既可以是clang可以编译的C/C++语言,也可以是二进制形式的llvm bitcode或者人类可读形式的llvm assembly文件。

  • 2021-01-22 22:25:51

    How to protect your JS code by WebAssembly

    对于iOS或是Android来说,我们可以将相关的算法通过C/C++进行编写,然后编译为dylib或是so并进行混淆以此来增加破解的复杂度,但是对于前端来说,并没有类似的技术可以使用。当然,自从asm.js及WebAssembly的全面推进后,我们可以使用其进一步增强我们核心代码的安全性,但由于asm.js以及WebAssembly标准的开放,其安全强度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 2021-01-24 09:50:16

    UICollectionViewCell cell高度自适应

    本来想使用UICollectionView来作为整体的布局,并且不再使用UITableView,但是发现高度不固定的布局,UICollectionView没啥优势呀,至少我没找到好的方法,从网上看的是,要自定义cell,并且继承preferredLayoutAttributesFittingAttribu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