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用externals优化echarts

2020-01-14 01:08:19

参考地址 一次webpack 的externals配置带来的优化体验

externals官方解释:


防止将某些 import 的包(package)打包到 bundle 中,而是在运行时(runtime)再去从外部获取这些扩展依赖(external dependencies)。


1.优化前


使用echarts的一个项目,使用npm run build 打包以后还有6m左右的大小,如下:



这里打包以后文件明显过大,可能会造成用户体验差。


2.优化


考虑到可能是因为引入的echarts过大,打包时将echarts打包进去了引起的。externals可以将echars脱离webpack打包,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2.1 在webpack配置文件中配置externals。


在webpack.base.conf.js文件中配置外部扩展externals,如下:


 externals: {

   echarts: 'echarts',

  },

1

2

3

如下图:



2.2 在模板文件index.html文件中使用cdn引入echarts


使用前需要在模板文件index.html文件中使用cdn引入echarts,否则会报echartsundefined的错误。如下:


<script src="https://cdn.bootcss.com/echarts/4.2.1-rc1/echarts.min.js"></script>

1


2.3 在需要使用echarts的地方直接使用


配置外部扩展externals以后,在vue文件中就不需要再使用import或者require引入echarts了,可以直接使用,比如初始化图表就可以直接使用this.$echarts.init()。如下:




2.3 再次打包


再次使用cnpm run build打包,此时dist文件夹已经只有1m多了,大小直接减小了5M,效果立竿见影啊。如下:



打包报告:


打包的时间也有缩短,只有12ms左右,





  • 2019-09-03 23:09:17

    Linux下静态库(.a)和动态库(.so) 的生成与使用以及区别

    静态库在程序编译时会被连接到目标代码中,程序运行时将不再需要该静态库。 动态库在程序编译时并不会被连接到目标代码中,而是在程序运行是才被载入,因此在程序运行时还需要动态库存在。

  • 2019-09-03 23:19:12

    ./configure 的配置和用法

    Linux环境下的软件安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通过源代码编译后在安装,当然事情就更为复杂一些;现在安装各种软件的教程都非常普遍;但万变不离其中,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安装各种软件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Configure脚本配置工具就是基础之一,它是autoconf的工具的基本应用。

  • 2019-09-04 16:24:17

    Ubuntu apt-get更换为阿里源

    ​进入阿里巴巴开源镜像页面,找到ubuntu,点击后面的帮助,可以看到类似下面的介绍,加入就好。切记下面的第三步。

  • 2019-09-04 16:32:56

    Ubuntu tar 解压缩命令详解

    tar 解压缩命令详解,这五个是独立的命令,压缩解压都要用到其中一个,可以和别的命令连用但只能用其中一个。下面的参数是根据需要在压缩或解压档案时可选的。

  • 2019-09-04 16:50:35

    CMake入门笔记

    Make是一个跨平台的安装(编译)工具,可以用简单的语句来描述所有平台的安装(编译过程)。他能够输出各种各样的makefile或者project文件,能测试编译器所支持的C++特性,类似UNIX下的automake。只是 CMake 的组态档取名为 CMakeLists.txt。Cmake 并不直接建构出最终的软件,而是产生标准的建构档(如 Unix 的 Makefile 或 Windows Visual C++ 的 projects/workspaces),然后再依一般的建构方式使用。这使得熟悉某个集成开发环境(IDE)的开发者可以用标准的方式建构他的软件,这种可以使用各平台的原生建构系统的能力是 CMake 和 SCons 等其他类似系统的区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