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2 实现 div contenteditable="true" 类似于 v-model 的效果

2020-03-03 09:43:48

参考地址 vue2 实现 div contenteditable="true" 类似于 v-model 的效果

问题

在 vue2 中对表单控件有着良好的双向数据绑定机制,但是对于要特定实现某些功能的输入时,我们就不得不使用到 contenteditable="true" 的 div ,而在这个 div 上是使用 v-model 是没有效果的。那么问题就来了,输入是非常需要双向绑定的,这里的双向数据绑定该如何实现?

解决思路一:自定义指令

当然,说在这一段的前面,这种解决方式在 vue2 中是不行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在去搜索这个问题绝大多数的搜索结果是这个,所以放在前面。

实现的原理以及为什么不能用了

原理:自定义一个双向数据绑定的指令,代码如下:

Vue.directive('demo', {     twoWay: true,     bind: function () {         this.handler = function () {             this.set(this.el.innerHTML)         }.bind(this)         this.el.addEventListener('input', this.handler)     },     update: function (newValue, oldValue) {         this.el.innerHTML = newValue || ''     },     unbind: function () {         this.el.removeEventListener('input', this.handler)     } })

至于 this 下的这些方法,在 vue 官网上可能不太容易找到,因为这些是 vue1 中的内容,而在 vue2 中已经被移除了。所以在 vue2 中我们是不能这么干的,当然如果你使用的是 vue1 那么完全没问题,直接拿去用即可。

解决思路二:使用组件

单独声明一个组件,在组件内部处理数据(也就是innerHTML),并将数据返回给父组件。
代码如下:

<template>     <div contenteditable="true"          v-html="innerText"          @input="changeText"></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props: ['value'],         data(){             return {innerText:this.value}         },         methods:{             changeText(){                 this.innerText = this.$el.innerHTML;                 this.$emit('input',this.innerText);             }         }     } </script>

然后在父组件中直接使用 v-model 就可以了(这里我把组件名称定义成了 v-edit-div)。

<template>     <div>         <v-edit-div v-model='text'></v-edit-div>         <span>{{text}}</spa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return {                 text:'改一下试一试',             }         }     } </script>

至于为什么可以直接用 v-model ,看官网的 API 吧。
v-model 传送门 使用自定义事件的表单输入组件,那一章节。

问题解决。

=============== 分割线:更新于17-08-25 =====================

忙的不行,之前在评论区也有发现这个例子其实会有不少的问题,包括如何实现异步数据的刷新,更新值之后光标定位的问题等等,在考虑了异步数据和光标问题后,有了以下的这个版本

<template>     <div class="edit-div"          v-html="innerText"          :contenteditable="canEdit"          @focus="isLocked = true"          @blur="isLocked = false"          @input="changeText">     </div> </template> <script type="text/ecmascript-6">     export default{         name: 'editDiv',         props: {             value: {                 type: String,                 default: ''             },             canEdit: {                 type: Boolean,                 default: true             }         },         data(){             return {                 innerText: this.value,                 isLocked: false             }         },         watch: {             'value'(){                 if (!this.isLocked || !this.innerText) {                     this.innerText = this.value;                 }             }         },         methods: {             changeText(){                 this.$emit('input', this.$el.innerHTML);             }         }     } </script> <style lang="scss" rel="stylesheet/scss">     .edit-div {         width: 100%;         height: 100%;         overflow: auto;         word-break: break-all;         outline: none;         user-select: text;         white-space: pre-wrap;         text-align: left;         &[contenteditable=true]{             user-modify: read-write-plaintext-only;             &:empty:before {                 content: attr(placeholder);                 display: block;                 color: #ccc;             }         }     } </style>

这个版本是在项目中最终使用的版本,需要用的直接拿走用即可。
注:

  1. canEdit 标志这个div是否是可编辑的,在父组件直接使用 v-model 即可。

  2. 该组件应该是一个div元素(也不一定非要是div)的子元素,父元素的大小即为子元素的大小。


  • 2019-08-13 20:06:42

    修改 Nginx 进程最大可打开文件数(worker_processes和worker_connections)

    worker_processes:操作系统启动多少个工作进程运行Nginx。注意是工作进程,不是有多少个nginx工程。在Nginx运行的时候,会启动两种进程,一种是主进程master process;一种是工作进程worker process。例如我在配置文件中将worker_processes设置为4,启动Nginx后,使用进程查看命令观察名字叫做nginx的进程信息,我会看到如下结果:

  • 2019-08-14 09:01:18

    linux下高并发服务器实现

    在做网络服务的时候tcp并发服务端程序的编写必不可少。tcp并发通常有几种固定的设计模式套路,他们各有优点,也各有应用之处。下面就简单的讨论下这几种模式的差异:

  • 2019-08-14 13:18:59

    Linux系统下CPU使用(load average)梳理

    在平时的运维工作中,当一台服务器的性能出现问题时,通常会去看当前的CPU使用情况,尤其是看下CPU的负载情况(load average)。对一般的系统来说,根据cpu数量去判断。比如有2颗cup的机器。如果平均负载始终在1.2以下,那么基本不会出现cpu不够用的情况。也就是Load平均要小于Cpu的数量。

  • 2019-08-14 14:27:35

    计算密集型和IO密集型

    在进行I/O操作的时候,是将任务交给DMA来处理,请求发出后CPU就不管了,在DMA处理完后通过中断通知CPU处理完成了。I/O操作消耗的cpu时间很少.

  • 2019-08-14 14:29:12

    浅谈nodejs和php

    现在,Web开发公司和开发人员可以选择多种技术栈来构建Web应用程序。早期网络发展,不同的技术被用于前端和后端开发。但是,随着Node.js的发布,布局发生了变化,因为它允许开发人员使用 JavaScript 编写后端代码。这最终催生了MEAN(MongoDB + Express +AngularJS + NodeJS )堆栈 web 开发框架,从前端到后端甚至是数据库(MongoDB -JSON)都使用 JavaScript。在 Node.js 之前,Web 开发通常是在 PHP 的帮助下完成的,因为它很容易与 HTML 集成,帮助开发人员立即构建动态网站。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比较 Node.js 和 PHP,看哪一个最适合当前的行业需求。

  • 2019-08-15 13:32:18

    Node.js是如何解决服务器高性能瓶颈问题的

    在Java、PHP或者.net等服务器端语言中,会为每一个客户端连接创建一个新的线程。而每个线程需要耗费大约2MB内存。也就是说,理论上,一个8GB内存的服务器可以同时连接的最大用户数为4000个左右。要让Web应用程序支持更多的用户,就需要增加服务器的数量,而Web应用程序的硬件成本当然就上升了。

  • 2019-08-15 13:33:53

    nodejs的10个性能优化技巧

    在我接触JavaScript(无论浏览器还是NodeJS)的时间里,总是遇到有朋友有多线程的需求。而在NodeJS方面,有朋友甚至直接说到,NodeJS是单线程的,无法很好的利用多核CPU。那么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就要非常注意性能优化了

  • 2019-08-16 13:18:48

    使用ffmpeg进行ts切片并AES-128加密

    由于解密的key文件都是公开的,所以并不能算上完全加密,用户只要把你的key+m3u8里的ts切片文件全部下载,用ffmpeg还是能解,这时就要考虑url的key防止用户直接下载和盗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