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3中的transition属性详解

2020-04-01 15:36:52

一、语法

transition: property duration timing-function delay 

transition属性是个复合属性,她包括以下几个子属性:

  • transition-property :规定设置过渡效果的css属性名称

  • transition-duration :规定完成过渡效果需要多少秒或毫秒

  • transition-timing-function :指定过渡函数,规定速度效果的速度曲线

  • transition-delay :指定开始出现的延迟时间

默认值分别为:all 0 ease 0 

注:transition-duration 时长为0,不会产生过渡效果

改变多个css属性的过渡效果时:

a{ transition: background 0.8s ease-in 0.3s,color 0.6s ease-out 0.3s;}

 

二、子属性

  • transition-property

transition-property: none |all |property;

值为none时,没有属性会获得过渡效果,值为all时,所有属性都将获得过渡效果,值为指定的css属性应用过渡效果,多个属性用逗号隔开

  • transition-duration

transition-duration:time;

该属性主要用来设置一个属性过渡到另一个属性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从旧属性过渡到新属性花费的时间长度,俗称持续时间

  • transition-timing-function

transition-timing-function:linear| ease| ease-in| ease-out| ease-in-out| cubic-bezier(n,n,n,n);

该属性指的是过渡的“缓动函数”。主要用来指定浏览器的过渡速度,以及过渡期间的操作进展情况,解释下:

注意:值cubic-bezier(n,n,n,n)可以中定义自己的值,如 cubic-bezier(0.42,0,0.58,1)

复制代码

div {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background-color: orange;
  margin: 20px auto;
  border-radius: 100%;
  -webkit-transition-property: -webkit-border-radius;
  transition-property: border-radius;
  -webkit-transition-duration: 3s;
  transition-duration: 3s;
  -webkit-transition-timing-function:ease;
 transition-timing-function:ease;
 
div:hover {
  border-radius: 0px;
}

复制代码

我试着换不同的值看看区别,但并不是很明显,把持续时间弄长点估计更能看出,但是因为gif太大怕传不上来所以就弄了3秒的时间。

ease:由快到慢到更慢

linear:恒速

ease-in:越来越快

ease-out:越来越慢

ease-in-out:先加速后减速

 

  • transition-delay

这个属性没什么说的了,就是过渡效果开始前的延迟时间,单位秒或者毫秒

 

再来个栗子:

复制代码

div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 red;
  margin: 20px auto;
  -webkit-transition-property: background;
  transition-property:background;
  -webkit-transition-duration:.5s;
  transition-duration:.5s;
  -webkit-transition-timing-function: ease-in;
  transition-timing-function: ease-in;
  -webkit-transition-delay: .18s;
      transition-delay:.18s;
}div:hover {
  background: #000;
}

复制代码


  • 2020-12-15 20:06:43

    更多WebTorrent例子

    WebTorrent是第一个运行在浏览器的Torrent客户端。是的,没错。就是浏览器! 它完全是用JavaScript编写的,并使用WebRTC实现了真正的点对点传输。不需要浏览器插件、扩展或安装。 使用开放的Web标准,WebTorrent将网站用户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分布式的、分散的Browser-to-browser网络,以实现高效的文件传输。

  • 2020-12-16 06:43:06

    WebRTC 实现Android点到点互连(含Demo)

    WebRTC被誉为是web长期开源开发的一个新启元,是近年来web开发的最重要创新。WebRTC允许Web开发者在其web应用中添加视频聊天或者点对点数据传输,不需要复杂的代码或者昂贵的配置。目前支持Chrome、Firefox和Opera,后续会支持更多的浏览器,它有能力达到数十亿的设备。

  • 2020-12-16 22:04:03

    基于本地代理的边下边播技术分析

    我们熟知的边下边播技术,是迅雷提供的,还有之前的快播、快车等工具,它们使用的技术基本上都是P2P下载技术。 P2P下载技术,本质上它并不是C-S的架构,P2P----> Peer to Peer,实际上它将各个客户端的资源调度起来,给上传资源种子,方便后续的下载者可以快速有效的下载资源,这种方式需要服务器整合各个Client,在有用户需要下载的情况下,服务器能及时调度资源,开始给下载者提供资源信息,保证下载者下载资源越快越好。P2P的下载方式后面我们专门介绍一下。这儿不继续展开了。

  • 2020-12-16 22:07:44

    Android视频点播-边播边缓存

    一些知名的视频app客户端(优酷,爱奇艺)播放视频的时候都有一些缓存进度(二级进度缓存),qq,微信有关的小视频,还有一些短视频app,都有边播边缓的处理。还有就是当文件缓存完毕了再次播放的话就不再请求网络了直接播放本地文件了。既节省了流程又提高了加载速度。 今天我们就是来研究讨论实现这个边播边缓存的框架,因为它不和任何的业务逻辑耦合。

  • 2020-12-16 22:46:44

    基于coturn项目的stun/turn服务器搭建

    webrtc是google推出的基于浏览器的实时语音-视频通讯架构。其典型的应用场景为:浏览器之间端到端(p2p)实时视频对话,但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比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浏览器与浏览器很多时候无法建立p2p连接,只能通过公网上的中继服务器(也就是所谓的turn服务器)中转。示例图如下:

  • 2020-12-16 23:06:05

    Rocket.Chat推送信息

    Rocket.Chat推送消息 Rocket.Chat是一个开源实时通讯平台, 支持Windows, Mac OS, Linux. 支持聊天, 文件上传, 视频通话, 语音通话功能. 向Rocket.Chat推送消息 以下示例可以转为别的语言的版本, 本示例使用Linux平台的curl测试, curl非常强大. 登陆 首先需要登陆Rocket.Chat服务器

  • 2020-12-17 09:01:23

    对BitTorrent Tracker源码分析

    tracker服务器是BT下载中必须的角色。一个BT client 在下载开始以及下载进行的过程中,要不停的与 tracker 服务器进行通信,以报告自己的信息,并获取其它下载client的信息。这种通信是通过 HTTP 协议进行的,又被称为 tracker HTTP 协议,它的过程是这样的: client 向 tracker 发一个HTTP 的GET请求,并把它自己的信息放在GET的参数中;这个请求的大致意思是:我是xxx(一个唯一的id),我想下载yyy文件,我的ip是aaa,我用的端口是b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