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列布局——左侧宽度固定,右侧宽度自适应的两种方法

2017-02-09 09:02:26

 今天做了一个练习,要求用两种方法来实现左侧宽度固定、右侧宽度自适应的两列布局。一开始我以为会很简单,毕竟只是练习,但是我写出了一种方法之后却没能顺利的写出第二种方法。对于网上的一些解决方法我还是不太满意,于是自己继续琢磨着,问问一些前辈,希望得到一些思路。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自己翻译的一篇关于BFC的文章上,我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关于左侧宽度固定,右侧宽度自适应两列布局的一种很常用的方法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利用左侧元素浮动,或者绝对定位的方式使其脱离常规文档流,让两个块级元素能够在同一行显示。然后右侧元素 margin-left 的值等于左侧元素宽度,这时右侧元素将紧挨着左侧元素,由于块元素的宽度会自动默认充满剩下的屏幕,所以就实现了右侧自适应的效果了。

HTML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DOCTYPE><html lang="en"><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Document</title>
    <link rel="stylesheet" href="test.css" type="text/css"></head><body>
    <div class="one"></div>
    <div class="two">第一种方法</div></body></html>

复制代码

 

CSS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one {
    position: absolute;
    height: 100px;
    width: 300px;
    background-color: blue;
}.two {
    height: 200px;
    margin-left: 300px;
    background-color: red;
}

复制代码

 

浏览器上输出效果:

  第二种方法,我利用的是创建一个新的BFC(块级格式化上下文)来防止文字环绕的原理来实现的。BFC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布局环境,它内部元素的布局不受外面布局的影响。它可以通过以下任何一种方式来创建:

  • float的值不为none

  • position的值不为static或者relative

  • display的值为 table-celltable-captioninline-blockflex, 或者 inline-flex中的其中一个

  • overflow的值不为visible

  关于BFC,在w3c里是这样描述的:在BFC中,每个盒子的左外边框紧挨着包含块左边框(从右到左的格式化时,则为右边框紧挨)。即使在浮动里也是这样的(尽管一个包含块的边框会因为浮动而萎缩),除非这个包含块的内部创建了一个新的BFC。这样,当我们给右侧的元素单独创建一个BFC时,它将不会紧贴在包含块的左边框,而是紧贴在左元素的右边框。

HTML代码:

 

复制代码

<!DOCTYPE><html lang="en"><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Document</title>
    <link rel="stylesheet" href="test.css" type="text/css"></head><body>
    <div class="one"></div>
    <div class="two">第二种方法</div></body></html>

复制代码

 

CSS代码:

 

复制代码

.one {
    float: left;
    height: 100px;
    width: 300px;
    background-color: blue;
}.two {
    overflow: auto;
    height: 200px;
    background-color: red;
}

复制代码

 

浏览器输出效果:

 

 

  以上仅是个人一些想法,大家还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说出来一起学习学习。如果我有什么讲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谢谢大家。

 


  • 2020-11-18 14:34:00

    当你写爬虫抓不到APP请求包的时候该怎么办?

    提示:因为高级篇以后的APP将无法使用很通用的方式处理,每种类型甚至是每个APP的反抓包处理方式都会有差别,所以这个系列以后会以【高级篇-具体类型】的形式来写。

  • 2020-11-21 20:41:51

    Kotlin Sealed class类详解

    Sealed class(密封类) 是一个有特定数量子类的类,看上去和枚举有点类似,所不同的是,在枚举中,我们每个类型只有一个对象(实例);而在密封类中,同一个类可以拥有几个对象。

  • 2020-11-22 20:53:43

    Dagger2之Kotlin写法

    修饰构造方法 修饰变量,在宿主类里,引入要注入的实例

  • 2020-11-22 20:56:13

    Dagger2使用详解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工厂模式,由Dagger负责创建工厂,帮忙生产instance。遵从Java规范JSR 330,可以使用这些注解。现在不研究Dagger2是如何根据注解去生成工厂的,先来看看工厂是什么东西,理解为什么可以实现了DI(Dependency Injection),如何创建IoC(Inverse of Control)容器。

  • 2020-11-22 21:00:28

    dagger.android--Fragment,BaseFragment

    1 使用Fragment参数来代替Activity参数 2 使用 @FragmentKey来代替@ActivityKey 3 使用HasFragmentInjector来代替@HasActivityInjector 4 AndroidInjection.inject(Fragment)方法,在Fragment的onAttach()中调用,而不是在onCreate()中 5 Fragment的Module添加位置,和Activity是不同的,它取决于Fragment需要的其他依赖注入

  • 2020-11-22 21:12:30

    Dependency Injection with Dagger2,Fragment

    標註@Provides的method若有parameter的話,Dagger會找出其擁有的該型態物件來使用。我們在Module內新增了DataModel將其列入Dagger的管理下,接著在provideFactory()增加parameter變成provideFactory(DataModel dataModel),Dagger就會找出其管理的DataModel給provideFactory使用。

  • 2020-11-22 22:58:52

    Android LiveData Transformations

    有时候有这样的需求,需要在LiveData将变化的数据通知给观察者前,改变数据的类型;或者是返回一个不一样的LiveData。

  • 2020-11-22 23:00:16

    androidx中的lifecycle组件

    Lifecycle-aware components生命周期感知组件执行操作,以响应另一个组件生命周期状态的更改,例如Activity和Fragment。这些组件可以帮助您生成更有组织、更容易维护的轻量级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