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缓存策略深入详解之ETAG妙用

2019-02-28 15:54:24

Etag是什么:

 

Etag 是URL的Entity Tag,用于标示URL对象是否改变,区分不同语言和Session等等。具体内部含义是使服务器控制的,就像Cookie那样。

  HTTP协议规格说明定义ETag为“被请求变量的实体值” 。另一种说法是,ETag是一个可以与Web资源关联的记号(token)。典型的Web资源可以一个Web页,但也可能是JSON或XML文档。服务器单独负责判断记号是什么及其含义,并在HTTP响应头中将其传送到客户端。

 

实例详解:

 

也许读者们看完这个概念,还是搞不清楚这个etag响应头消息到底是干什么的,具体如何使用,所以接下来的篇幅我会用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详细阐述etag的妙用。

 

 

想必许多网友都有订阅某些大虾的RSS的习惯吧,但是大虾也是人,也要吃饭睡觉打豆豆,所以不可能无时无刻的在从事文学创作,因此一般产量较高的大虾也许平均每天能更新两篇已经是不错了,但是网友们却总是不断的去刷新RSS订阅的内容,期望在下次刷新中又有新的劲爆文章出现,如果我们每次刷新,都要从服务器端重新获取内容(事实上,几乎一天内95%以上的刷新返回的都是相同内容,因为刚才也说了,大虾一般一天也就出一两篇新文章而已,所以大部分时间内,内容都是相同的),如果订阅量相当巨大,这对于服务器的压力还是带宽都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其实真正需要服务器重新返回内容是大虾们更新了新的文章后,而其他时间我们无论怎么刷新服务器最好能做到不需返回任何数据,这才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案,而我们的主角etag响应头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浏览器端实现

 

当我们订阅了某大虾的RSS,如图,我们点击左下角“RSS”按钮:


然后我们进入了rss订阅的相关页面,此时我们打开tamper data查看下http请求和响应的一些内容(这里我们截获http请求和响应信息的工具是基于FF浏览器的tamper data插件,如果您对这个插件不熟悉,请参考我的另外一篇介绍该工具的文章--  Tamper Data安装与使用简介 )。如下图: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服务器端返回响应值为200,并发送回了相应的网页内容,在http响应头中有etag消息头,值为

Etag="fca75d26f6dc8111a7d1b24e9debd652",我们不需要去关心这个响应头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只需要将这这个

头信息的值记录下来,随便创建一个notepad之类的东西保存好,以备接下来的实验使用。

 

然后我们刷新,希望能从webserver端获取该大虾新的文章,这时候我们用tamper data查看下http头中有哪些内容,如下图:

 

 

从此图中我们可以看到If-None-Match="fca75d26f6dc8111a7d1b24e9debd652",而该值的内容和我们先前第一次

刷新返回的http响应中的etag响应头的值完全一样。

 

如果某大虾并没在这段时间内发表任何文章,于是webserver端的rss文件没有任何变化,于是If-None-Match值和server端

的etag值相比较完全相等,这时候服务器就会认为客户端已经有最新的rss文件内容的缓存了,于是服务器就会发送一个 响应码

为“304”的http响应,304响应想必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没错,他不包含任何响应的内容,只是提示客户端缓存的内容是最新的,

如下图


 

 

如果某大虾刚发表了一篇新的文章,因此在webserver中的rss的内容发生了改变,因此他的etag值就会发生改变,于是服务器会拿http请求中的If-None-Match的

值和改变和的etag值做对比,显然不正确的,于是webserver就会发送一个新的rss内容给客户端,这里我不能强制要求某大虾来配合我们的实验去立马发表新文章,

所以我们就变相做,也就是我们故意修改http请求头中的If-None-Match的值,这样就和服务器端的etag就不会匹配了,显然这时候服务器就会受骗发送一份“新”的

rss内容回来,如下图:

 

 

 

 

 

这里我们将http请求中的If-None-Match的值改为了"modifiedForOurTest", 显然与响应中的Etag="fca75d26f6dc8111a7d1b24e9debd652"不同,因此服务器就被受骗认为浏览器没有最新的文件内容,于是就返回了全新的响应内容(状态码200),而事实上浏览器端是有最新的内容的缓存的。

 

 

结束语:

 

 好了,到这里,对这个etag响应头的讲解就结束了,如果反应不错,下一篇我们将介绍并实例详解cache-control的用法,敬请期待:)

  • 2019-05-21 12:43:26

    (重要)RecycleView的缓存机制

    RecycleView的四级缓存是由三个类共同作用完成的,Recycler、RecycledViewPool和ViewCacheExtension。Recycler用于管理已经废弃或者与RecyclerView分离的ViewHolder,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成员,为可以看见的屏幕的内部缓存成员mAttachedScrap、mChangedScrap和滑出屏幕外的外部缓存成员mCachedViews二者共同完成ViewHolder的缓存;RecycledViewPool类是用来缓存整体所有的ViewHolder,是对mCachedViews缓存的补充;ViewCacheExtension是扩展内的缓存对象,默认不加载,需实现方法getViewForPositionAndType(Recycler recycler, int position, int type)来实现自己的缓存。接下来对四级缓存一步步介绍。

  • 2019-05-21 12:44:31

    对嵌套RecyclerView的优化

    RecyclerView 是一个更高级的 ListView ,它可以重用view避免额外创建太多的view从而带来流畅的滚动性能。RecyclerView通过叫做 View pool 的东西持有不再可见的 view ,让它可被回收

  • 2019-05-25 14:54:50

    commit your changes or stash them before you can merge

    Your local changes to the following files would be overwritten by merge:         protected/config/main.php Please, commit your changes or stash them before you can merge. --------------------- 作者:陈小峰_iefreer 来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iefreer/article/details/7679631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

  • 2019-05-27 10:43:34

    IntelliJ IDEA中C盘文件过大怎么办

    当我在D:\ 安装完IDEA9.0之后,建立了一个工程,发现C:\Users\Administrator\.IntelliJIdea90 竟然增大到了500+M,并且随着使用在逐渐增大,这样占用系统盘资源是非常让人不爽的,那么如何将其修改到其他路径呢?

  • 2019-05-28 13:33:20

    BRVAH+MTRVA,复杂?不存在的

    言归正传,这样的一个首页,我们需要做怎么样的基础工作呢?或者说,碰到以后更复杂的页面我们应该怎么做?这里小提示下,不要再用什么类似ScrollView的这种东西了,诶,好像说的有点绝对,尽量不要用,这不是谷歌想要看到的,5.0谷歌推出了RecyclerView,从它的整个设计架构来看,简直就是为这而生的。而RecyclerView的视图是通过Adapter来渲染的。原始的Adapter,让人很蛋疼,重复工作太多,我们应该要有封装的思想,把最需要的部分提供出来,其它不用管。

  • 2019-05-29 14:19:19

    解决Git中fatal: refusing to merge unrelated histories

    Git的报错 在使用Git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那么在解决了每个问题的时候,都需要去总结记录下来,下次不再犯。 一、fatal: refusing to merge unrelated histories 今天在使用Git创建项目的时候,在两个分支合并的时候,出现了下面的这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