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在js中引入样式文件
require('myStyle.css')
这时我们便需要引入相应的webpack loader来帮助我们解析这段代码。
一般来说需要引入css-loader和style-loader,其中css-loader用于解析,而style-loader则将解析后的样式嵌入js代码。
// webpack配置如下 { module: { loaders: [ { test: /\.$/, loader: "style-loader!css-loader" } ] } }
可以发现,webpack的loader的配置是从右往左的,从上面代码看的话,就是先使用css-loader之后使用style-loader。
同理,如果你使用less来写样式的话,则需要先用less-loader来编译样式文件为css文件,再继续使用css-loader与style-loader。
{ module: { loaders: [ { test: /\.$/, loader: "style-loader!css-loader!less-loader" } ] } }
我们知道,webpack配置loader时是可以不写loader的后缀明-loader,因此css-loader可以写为css。
将样式抽取出来为独立的文件
将require引入的样式嵌入js文件中,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减少了请求数,坏处也很明显,就是当你的样式文件很大时,造成编译的js文件也很大。
我们可以使用插件的方式,将样式抽取成独立的文件。使用的插件就是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基本用法如下
var ExtractTextPlugin = require("extract-text-webpack-plugin");module.exports = { module: { loaders: [ { test: /\.css$/, loader: ExtractTextPlugin.extract("style-loader", "css-loader") } ] }, plugins: [ new ExtractTextPlugin("styles.css") ] }
根据插件在github上的解释,ExtractTextPlugin.extract可以有三个参数。
第一个参数是可选参数,传入一个loader,当css样式没有被抽取的时候可以使用该loader。
第二个参数则是用于编译解析的css文件loader,很明显这个是必须传入的,就像上述例子的css-loader。
第三个参数是一些额外的备选项,貌似目前只有传入publicPath,用于当前loader的路径。
那什么时候需要传入第一个参数呢,那就得明白什么时候样式不会被抽取出来。
了解过code splittiog的同学便会知道,我们有些代码在加载页面的时候不会被使用时,使用code splitting,可以实现将这部分不会使用的代码分离出去,独立成一个单独的文件,实现按需加载。
那么如果在这些分离出去的代码中如果有使用require引入样式文件,那么使用ExtractTextPlugin这部分样式代码是不会被抽取出来的。
这部分不会抽取出来的代码,可以使用loader做一些处理,这就是ExtractTextPlugin.extract第一个参数的作用。
根据上面的案例,ExtractTextPlugin需要配合plugin使用。
new ExtractTextPlugin([id: string], filename: string, [options])
该插件实例的唯一标志,一般是不会传的,其自己会生成。
文件名。可以是[name]、[id]、[contenthash]
[name]:将会和entry中的chunk的名字一致
[id]:将会和entry中的chunk的id一致
[contenthash]:根据内容生成hash值options
allchunk: 是否将所有额外的chunk都压缩成一个文件
disable:禁止使用插件
这里的参数filename里如何理解呢?上述案例指定了一个固定的名字,因此便会生成一个styles.css文件。
那么像[name]、[id]这些如何理解。这个在你有多个entry的时候,便需要使用这种方式来命名。
var ExtractTextPlugin = require("extract-text-webpack-plugin");module.exports = { entry: { "script": "./src/entry.js", "bundle": "./src/entry2.js", }, ... module: { loaders: [ { test: /\.css$/, loader: ExtractTextPlugin.extract("style-loader", "css-loader") } ] }, plugins: [ new ExtractTextPlugin("[name].css") ] }
这时候便会生成两个css文件,一个是script.css,另一个便是bundle.css。那些[id]、[contenthash]也是一个道理。
只要明白,在你有多个entry是,一定要使用这种方式来命名css文件。
最后还有那个allchunks又是什么呢?很简单,还记得前面提到的code splitting么?将该参数配置为true,那么所有分离文件的样式也会全部压缩到一个文件上。
plugins: [ new ExtractTextPlugin("[name].css", {allChunks: true}) ]
postcss
以前我们写样式时,有些样式不同浏览器需要加不同的前缀,如-webkit-。现在有了构建工具,我们便不需要再去关注这些前缀了,构建工具会自动帮我们加上这些前缀。
对于webpack我们自然想到需要使用loader或者plugin来帮助我们做这些事情,查了下发现autoprefixer-loader已经废弃不再维护了,推荐使用posscss
postcss是用于在js中转换css样式的js插件,需要搭配其他插件一起使用,这点和babel6一样,本身只是个转换器,并不提供代码解析功能。
这里我们需要autoprefixer插件来为我们的样式添加前缀。首先下载该模块。
npm install autoprefixer --save-dev
接着便可以配置webpack了
var autoprefixer = require('autoprefixer')module.exports = { ... module: { loaders: [ ... { { test: /\.css$/, loader: ExtractTextPlugin.extract(["css-loader", "postcss-loader"]) }, } ] }, postcss: [autoprefixer()], ... }
查看一下抽取出来的样式文件便可以发现已经加上了前缀
a { display: flex; }/*compiles to:*/a { display: -webkit-box; display: -webkit-flex; display: -ms-flexbox; display: flex }
另外autoprefixer还可以根据目标浏览器版本生成不同的前缀个数,例如你的应用的使用用户如果大多数是使用比较新版本的浏览器,那么便可以做如下配置。
postcss: [autoprefixer({ browsers: ['last 2 versions'] })]
这是生成的样式便会有些不一样,还是上面的例子
a { display: flex; }/*compiles to:*/a { display: -webkit-flex; display: -ms-flexbox; display: flex; }
postcss后记
这里再说一个问题,有些童鞋可能会在css文件中使用@import引入其他样式文件,但是使用autoprefixer发现,import进来的样式没有处理,如下面所示:
/*myStyle.css:*/body { background-color: gray; }.flex { display: flex; }/*myStyle2.css:*/@import "./myStyle.css";.div { color: red; }/*autoprefixer之后*/body { background-color: gray; }.flex { display: -webkit-box; display: -webkit-flex; display: -ms-flexbox; display: flex; }body { background-color: gray; }.flex { display: flex; }.div { color: red; }
要解决这个问题,postcss有个解释,它让我们使用postcss-import插件,再配合autoprefixer
postcss: function(webpack) { return [ postcssImport({ addDependencyTo: webpack }), autoprefixer ] },
其实我们是不推荐使用@import的,心细的童鞋可以看到最后生成的样式文件有样式是重复的。
所以一般我们应该是在js中使用require来引入样式文件。可以参考的说法这里
样式压缩
压缩代码我们可以使用webpack的内置插件UglifyJsPlugin来做,它既可以压缩js代码也可以压缩css代码。
plugins: [ ... new webpack.optimize.UglifyJsPlugin({ compress: { warnings: false } }), ... ]
其实并不能说是在压缩css代码,本质来说还是压缩js代码,再将这块代码输出到css文件中。
使用CommonsChunkPlugin抽取公共代码
首先要明确一点CommonsChunkPlugin是在有多个entry时使用的,即在有多个入口文件时,这些入口文件可能会有一些共同的代码,我们便可以将这些共同的代码抽取出来成独立的文件。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搞了很久才明白的一点,唉~~~~)
如果在多个entry中require了相同的css文件,我们便可以使用CommonsChunkPlugin来将这些共同的样式文件抽取出来为独立的样式文件。
module.exports = { entry: { "A": "./src/entry.js", "B": "./src/entry2.js" }, ... plugins: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name: "commons", filename: "commons.js"}), ... ] }
当然,这里不止会抽取共同的css,如果有共同的js代码,也会抽取成为commons.js。
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抽取出来的css文件的命名将会是参数中name的值,而js文件名则会是filename的值。
CommonsChunkPlugin好像只会将所有chunk中都共有的模块抽取出来,如果存在如下的依赖
// entry1.jsvar style1 = require('./style/myStyle.css')var style2 = require('./style/style.css')// entry2.jsrequire("./style/myStyle.css")require("./style/myStyle2.css")// entry3.jsrequire("./style/myStyle2.css")
使用插件后会发现,根本没有生成commons.css文件。
如果我们只需要取前两个chunk的共同代码,我们可以这么做
module.exports = { entry: { "A": "./src/entry.js", "B": "./src/entry2.js", "C": "./src/entry3.js" }, ... plugins: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name: "commons", filename: "commons.js", chunks: ['A', '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