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nginx的access_log查看接口请求时间

2019-01-06 23:18:27

首先nginx的默认日志为

#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log_format语法格式及参数语法说明如下:


   log_format    <NAME>    <Strin­­­g>;

    关键字         格式标签   日志格式

 

    关键字:其中关键字error_log不能改变

    格式标签:格式标签是给一套日志格式设置一个独特的名字

    日志格式:给日志设置格式

 

log_format格式变量:

    $remote_addr  #记录访问网站的客户端地址

    $remote_user  #远程客户端用户名

    $time_local  #记录访问时间与时区

    $request  #用户的http请求起始行信息

    $status  #http状态码,记录请求返回的状态码,例如:200301404

    $body_bytes_sent  #服务器发送给客户端的响应body字节数

    $http_referer  #记录此次请求是从哪个连接访问过来的,可以根据该参数进行防盗链设置。

    $http_user_agent  #记录客户端访问信息,例如:浏览器、手机客户端等

    $http_x_forwarded_for  #当前端有代理服务器时,设置web节点记录客户端地址的配置,此参数生效的前提是代理服务器也要进行相关的x_forwarded_for设置


access_log语法格式及参数语法说明如下:

access_log    <FILE>    <NAME>;

    关键字         日志文件   格式标签

 

    关键字:其中关键字error_log不能改变

    日志文件:可以指定任意存放日志的目录

    格式标签:给日志文件套用指定的日志格式

 

其他语法:

    access_log    off;  #关闭access_log,即不记录访问日志

    access_log path [format [buffer=size [flush=time]] [if=condition]];

    access_log path format gzip[=level] [buffer=size] [flush=time] [if=condition];

    access_log syslog:server=address[,parameter=value] [format [if=condition]];

    说明:

    buffer=size  #为存放访问日志的缓冲区大小   如果缓存了就不会适时打印日志了

    flush=time  #为缓冲区的日志刷到磁盘的时间

    gzip[=level]  #表示压缩级别

    [if = condition]  #表示其他条件




根据nginx的access_log查看接口请求时间

首先修改修改生成日志的格式,在nginx配置文件的http里添加如下内容:

log_format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request_body "$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upstream_addr $upstream_response_time $request_time ';

然后修改nginx配置文件相应server配置

access_log  /data/wwwlogs/access_api.log   ;

标红的部分一定要相同。

分析nginx日志,例如查找响应时间大于0.02秒的请求:

cat access_api.log | awk '($NF>0.02){print $6 " " $7 " " $8 " " $11 " " $NF}' > c.txt

awk有内置的变量。对于每一个记录,即行,分隔空白字符分隔记录默认情况下,它存储在$ n个变量。如果该行有4个词,它会被存储在$1,$2,$3和 $4。$0表示整行。 NF是一个内置变量,它代表这一行有多少个被分隔的域。



  • 2020-01-08 23:45:06

    laravel response 对象一些常用功能点

    通常,我们并不只是从路由动作简单返回字符串和数组,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返回一个完整的 Illuminate\Http\Response 实例或 视图。

  • 2020-01-08 23:49:13

    laravel 存储base64格式图片

    一、总结 一句话总结: 二、laravel存储64位图片实例 三、laravel 存储前端上传base64图片 四、php将base64字符串转换为图片

  • 2020-01-09 01:24:28

    mac安装ImageMagick与PHP扩展Imagick

    mac安装ImageMagick和php7.2扩展Imagick,从网上搜索教程,感觉好少,有的教程看起来也很麻烦,不过安装起来,没想到竟然如此简单。不非纯灰之力。

  • 2020-01-09 18:49:17

    pecl安装卸载模块,如何自动配置php.ini

    利用pecl安装php模块,可能需要手工配置php.ini,以加载或禁止相关模块。那么pecl install是不是可以自动配置php.ini呢?答案是肯定的。在pecl isntall的提示信息中,苏南大叔找到了下面的类似提示信息:configuration option "php_ini" is not set to php.ini location。这个设置点,就是本文的关键所在。设置好"php_ini"之后,pecl就可以自动修改php.ini中的extension=了。

  • 2020-01-10 10:23:08

    父元素设置min-height子元素设置100%问题

    父元素设置min-height子元素高度设置100%取不到值,这是因为子元素 div设置 height:100%;只有当父级元素满足min-height:1000px;设置的条件才触发;浏览器默认是不会触发的,所以子元素的100%的高度继承就失效了。min-height 是在 height 计算之后再套用的.

  • 2020-01-10 15:48:46

    Linux下查看文件精确到秒的修改时间

    今天排查一个BUG遇到一个问题,错误日志中打印的时间精确到秒,但当根据日志中的时间去找对应文件进行验证的时候,发现通过 ls -l 或者 ll 命令,都无法查看到文件精确到秒的修改时间。

  • 2020-01-10 15:55:05

    linux php yum 安装Imagick

    通过pecl安装Imagick扩展,成功到是成功了,很顺利,但是so包并不在我当年用yum安装的php7.2的扩展包内,我把生成的Imagick.so,移动到当前用的php包内,并不能用,提示 undefined symbol: spl_ce_Countable)) in Unknown on line 0。

  • 2020-01-10 15:57:06

    Centos 安装php Imagick 扩展

    yum install ImageMagick ImageMagick-devel ImageMagick-perl 下一步,验证ImageMagick已经安装在你的系统上并验证它的版本